小鹏汽车(以下简称“小鹏”)上天了。
据新浪科技报道,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以下简称“X2”)在迪拜完成了海外公开首飞,这是继迪拜民航局为X2颁发特许飞行许可后,首次在当地进行公开飞行展示。
据报道,此次上天的X2是由小鹏汇天自主研发制造的第五代飞行汽车,采用封闭式座舱,可搭载两位乘客,未来可适用于野外救助、医疗运输以及城市化低空飞经等出行场景。
就在10月12日,小鹏汇天公司也在其官方微博上发文称,“在X2成功完成飞行演示的瞬间,所有人都在为中国制造鼓掌。”
对于小鹏飞行汽车的首次试飞成功,一部分网友表示支持,称希望国内汽车飞行相关政策加快完善脚步,甚至表示迫不及待想要入手。另一部分网友则提出质疑,称“小鹏陆地车还没跑明白呢,倒是先安排起来飞行车了”。
网友的质疑声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就在9月21日,小鹏发布了G9。这个被小鹏创始人何小鹏称为“50万以内最好的SUV”却没有被广大消费者买单。价格和配置公布后,消费者无法接受G9的核心配置还需要后期选配加价购买。一位知情人士更是爆料,有媒体人在G9上市活动上狂“怼”G9。
结果是,刚刚上市不到48小时的G9宣布调整产品配置和价格,将部分智能和豪华配置进行了标配设定,换言之,降价了。
G9争议之外,小鹏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的整车交付数据也并不理想。乘联会的数据显示,9月份小鹏整车交付仅为8468台,分别被同期蔚来和理想的10878台和11531台赶超。
数据来源/乘联会 极派Daily制图当然,9月份的交付数据不理想和新车发布也有关系,资深汽车专家小宇就分析道,小鹏处于换代期,也有可能客户是想等等新车。
尽管如此,G9的争议似乎仍让小鹏未来阶段的销量与交付数据陷入未知窘境。
表现不佳的小鹏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却在逐步增加。
主打智能化的小鹏目前在研发投入、车机系统、自动驾驶等方面的成就似乎都在被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赶超。而在刚刚结束的九月,比亚迪、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转型的电车交付数据也表现强劲,分别交出191237台和30016台的抢眼成绩。
而已经8岁的小鹏,也还依然陷在亏损的泥潭中无力自拨。此前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小鹏二季度虽然实现了总营收74.36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注明则同),同比增长97.7%;交付新车34422辆,同比增长98%。
但亏损仍在继续,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小鹏经营亏损20.9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43亿元和今年一季度的19.20亿元都有所扩大。二季度净亏损27.01亿元,同比环比均大幅扩大。
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从二级市场表现看,2022年年初至今,小鹏美股股价一路下滑,截至北京时间10月15日美股收盘,小鹏美股报收8.38美元/股,较上市以来的最高价74.49美元/股,累计跌幅近9成。较发行价15美元/股,也已经跌去近一半。
不仅二级市场股价大跌,小鹏还在遭受机构的减持。据汽车头条报道,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知名投资机构花旗集团在9月27日减持小鹏汽车56.37万股,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此后如有减持则无需公告。
汽车头条报道称,6月22日,摩根大通也在场内减持小鹏汽车302.08万股,每股平均价120.7484港元,涉及约3.65亿港元。减持后,摩根大通持股数量为6474.89万股,比例由5.19%降至4.96%。
“内忧外患”的小鹏所面临的困境,是“飞上天”能解决的吗?
01
一顿操作的小鹏此次完成飞行试验的小鹏汇天是由小鹏投资和控股的一家航天高科企业。
对于小鹏为何要布局飞行汽车领域,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前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君毅从技术、政策以及市场侧进行了分析。
在张君毅看来,从技术侧来说,不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飞行汽车,都需要使用到核心的轻量化材料、电动驱动,甚至有些都同样需要换电或者充电技术,还有导航和自动驾驶技术,这些核心材料和技术有某些相通性。
其次,飞行行业和汽车行业一直以来在技术上都在相互借鉴,“比如ABS防抱死技术、电喷系统、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等,都曾是汽车从飞行器上借鉴过来的,很多车用新材料最初都是用于航空。”张君毅举例道。因此,汽车和飞行器之间有核心的技术同源性。
政策侧来说,近年来我国一直都在鼓励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飞行汽车无疑是高端制造业的一个代表。
而市场侧来说,飞行汽车实质解决的还是出行问题。不论是急救、运输还是未来可能的城市低空飞行,都是出行这个大类别中的。
“小鹏对飞行汽车投资的核心,也是对出行行业未来市场的投资。”张君毅总结道。
小宇则从更个人的角度说道,“何小鹏本人也是造车新势力中资金比较宽裕的,既然手里有钱就会去布局一些超前的领域。”
实际上,瞄上飞行汽车的不仅仅是小鹏。8月末刚刚进行增资挂牌的广汽埃安,也在10月9日于官方微博发布“埃安要造飞行车?敬请期待”的字样。
来源/广汽埃安微博官方账号不过,飞行汽车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普及,还需要政策与技术的开放与进步。毕竟,不论是低空飞行的政策,还是飞行的安全技术,距离完全开放和成熟还有较大距离。
张君毅便指出,“飞行汽车的进程是先载货后载人,而从载货到载人需要一定时间和经验,更重要的是法规与政策的开放程度。”
他继续指出,
荷载航程、适航的安全性,以及陆地和空间的相容性,是飞行汽车技术上需要攻克的主要难点。尤其是陆地空间的兼容对未来飞行汽车城市化至关重要,要有交通系统的匹配。
易观分析汽车出行行业咨询顾问王珂则补充道,我国目前的低空飞行政策开放的程度是至1000米以内的高度。而以吉利汽车之前的试飞高度为参照,最高的高度达到了3000米。
因此,国内低空领域在政策上仍有较高的限制。除此之外,飞行车的产品性能、起降所需的场地条件、交通管理规则等等也都仍在初步试探阶段。
总而言之,现在谈论低空飞行未来的市场似乎言之尚早。好消息是,2014年开始,我国已经对低空飞行采取有序放开的政策。而在交通运输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也明确将飞行汽车写进规划纲要,将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
而技术侧,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也曾报道称,2021年,中国在铁路、船舶和飞行器领域上共授权专利8997项,比上一年增长34%,2014-2021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9%。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日本、美国和德国。
数据来源/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这其中也不乏造车企业对于飞行车相关的专利申请,据界面新闻报道7月19日,吉利集团就获得了“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专利的授权。
02
不受“待见”的G9飞行汽车何时能落地还是未知数,留给小鹏沉积在X2试飞成功喜悦的时间并不多,毕竟小鹏在陆地上的这点事似乎还没弄明白。
小鹏新车G9发行后,就备受争议。
关于G9的争议主要来自于两点,
G9的SKU(车型与配置)为什么那么多和复杂?以及最“乞丐”(最便宜的配置)的G9为啥那么”乞丐“。首先,G9的SKU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最低配的570G售价30.99万元,570E售价32.99万元,702E售价34.99万元,650E性能版售价39.99万元,650X性能版售价44.99万元,650X上市纪念版售价46.99万元。
消费者需要先选择两驱还是四驱,这决定了该车的加速能力。接着两驱的SKU还要选择570或者是702km的续航,接下来在智能化方面还要对高速NGP、辅助驾驶,以及主打的5D音乐座舱等等做出选择。
一辆新车,6个SKU和价位,配合各种配置的选择,让不少消费者大呼“搞不懂”。
另一方面,最低配车型的570G,电池只有CCS定速巡航,没有ACC自适应巡航功能和NGP辅助驾驶。而且小鹏大力主推的双腔空气悬架、5D音乐座舱、激光雷达、全场景辅助驾驶,全部不能选装。在不少消费者看来,这款售价超过30万元的“乞丐版”未免过分“乞丐”。
图/小鹏G9最初配置选择流程图 (左)、调整后小鹏G9配置与价格(右)
来源/引擎YQ (左)、 小鹏官方微博(右)在消费者的质疑声中,小鹏也迅速做出了调整,于9月23日,也是G9上市的第三天宣布了全新的SKU和价格定位。
更新后的G9在车型配置方面砍掉了之前最入门的丐版车型570G,将原来的次低配570E改名为570Plus,售价从32.99万元降至30.99万元,同时新增570Max和702Max两款高配车型,可以选择5D音乐座舱和XNGP系统。
另外,G9将全系标配XPILOT。而5D音乐座舱也进行“下放”,除了570Plus车型外,原本2.2万元选装的5D音乐座舱成为其余车型的标配。而更高阶的XNGP系统(原选装2.8万元)将针对570Max、702Max、650性能版Max以及650上市纪念版四款车型进行配备。
然而,从数据来看,更新后的G9订单量似乎仍未实现颠覆。
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在9月26日发布微博,统计了小鹏G9价格调整后的72小时一线销售的数据。
文中,孙少军指出,发布会后,小鹏G9均店退订在15台左右。并且,目前每个城市只有1-2台巡展车辆,很多客户仍然在等待实车到店,而为了小鹏G9到店的客户环比增加40%左右,但因为新增订单和退订有一进一出的情况,因此整体订单的数量变化并不明显。
对于小鹏G9因为配置复杂,导致消费者对于不同性能产品的命名有所疑惑的问题,王珂指出,“比起产品力问题,我更认为这是一个市场调研的疏漏。”
对于此次“G9事件”,王珂评价道,
“我认为这恰恰说明汽车作为一个智能产品的复杂性特征。”在王珂看来,G9的紧急降价应该是厂商对于市场反馈做出的反应,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团队对市场的准备并不是太充分。
03
未知的前途小鹏G9的问题也许不是减少SKU就能解决的。
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小鹏G9的发布会让其产品阵列更完善,但不能指望G9为整体销量做出重大贡献。一方面,小鹏进军中大型SUV市场比较晚,需要和理想L9、理想L8、蔚来ES7和问界M7等抗衡;另一方面,高端汽车市场容量小,又比较“卷”,竞争更激烈。
而从9月整车交付数据来说,小鹏的表现也令人堪忧。
9月份,小鹏完成交付8468台,较8月份的9578台环比下降11.58%。而且,这已经是小鹏单月交付数据环比连续下降的第三个月份。7月和8月,小鹏交付数据已经发生了24.66%和16.89%的环比下降。
这次发布的G9原本被小鹏寄予厚望,但不论是发布会后的争议声,还是目前媒体人披露的数据,G9似乎都难以扛起为小鹏“扳回一局”的重任。截至目前,小鹏官方仍未给出确切的订单数。
马上到来的10月底就是小鹏G9开始交付的日期,结合上述情况可以预见,小鹏10月份的交付数据似乎仍不乐观。
回溯小鹏从曾经的“蔚小理”销量冠军到如今的G9备受争议,似乎能看出一路以来小鹏对自己品牌定位逐渐迷茫的过程。
首先,是小鹏难以坚持的“初心”。2019年,何小鹏曾经在演讲中表示,小鹏汽车不想走高端路线,因为高端车难成规模,也并不想走低端路线,因为虽然低端车较为容易规模化却容易固化品牌层次,也很难形成较好的毛利空间。因此,小鹏一开始的定位是在15-30万元之间的车,主打外形和智能化。
但是,一年后的广州车展,小鹏亮相了P7鹏翼版,这款车的咨询价是42.99万元。如今发布的G9更是以30万元以上为最低配起价。
小鹏似乎已经用产品来表达自己“反悔”了中端车型的定位。
其次,是小鹏坚持的“智能化”标签的差异化优势不断缩小。对此,资深产品经理贝拉表示,“汽车智能化、软件化这个词放在几年前是个新兴的概念,充满未来和科技感,但是近几年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燃油车转型都在做智能化,这个概念就不新鲜了。”
在贝拉看来,“智能化”概念不新鲜后,小鹏在品牌定位上和其他品牌的差异化优势也会一步步缩小。另一方面,“智能化”这个标签似乎十分模糊。
“举例来说,蔚来主打用户体验和高端。理想one最开始就是解决续航,主打‘奶爸SUV’,这些概念一下子就能明确锁住对应的用户。但是,‘智能化’却很难做到这点。”小贝解释道,这是因为“智能化”这个词语本身就缺少具像化,很难让消费者决定是否需要。
而从事实来说,小鹏的智能化之路也似乎状况百出。
安全层面上,小鹏汽车的事故曾引起热议。
比如,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由小鹏P7组成的婚车车队发生4车追尾事件。更早的8月,一辆小鹏P7 LCC(车道居中辅助)速度定在80km/h,与道路前方故障车辆和其车上乘客发生追尾碰撞,造成人员死伤,根据司机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车辆在撞击前并未发生任何警告。小鹏汽车回应称,为遇难者感到悲痛和惋惜,会配合交警调查,并协助处理后续相关事宜。
诚然,自动驾驶的安全隐患并不是小鹏一家面临的情况。林志颖特斯拉车祸、蔚来试车事故等都曾受到广泛关注。
对此,比亚迪安全测试员舒马赫就表示,驾驶辅助系统的主要安全隐患有两个。
首先是组合驾驶辅助仅能在设计运行范围内安全稳定运行。比如道路交通环境、天气光照条件都要在设计范围内,驾驶辅助功能才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在超出设计运行范围时需要驾驶员第一时间接管,那么无论是测试员还是用户都应该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都应该时刻保证双手紧握方向盘,保持注意力集中。
其次,目前产品依然受到嵌入式平台的感知和计算性能限制,对于快速地从不可探测区域闯入到可探测区域内的障碍物,可能存在识别和响应的延迟并最终发生事故,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汽车的安全性,小鹏也好,其他造车新势力也好,在提升硬核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更加系统地设计司机培训系统。
另一方面,是主打智能化的小鹏无论在研发投入还是车机交互上似乎没有将竞品彻底超越。
在车机系统上,小鹏G9搭载自研的XmartOS系统虽然给消费者了一些惊喜,但搭载了华为HI鸿蒙OS系统的阿维塔11也并不逊色,反而更是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的。
在研发投入上,据晚点LatePost报道,蔚来已组建近300人团队,同时研发自动驾驶芯片和激光雷达芯片,而小鹏芯片团队目前则接近200人,正在开发对标特斯拉FSD的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
而研发资金层面,2022年第二季度蔚来为21.49亿元,理想为15.3亿元,小鹏处于垫底位置,为12.65亿元。
而从整体汽车智能化大环境而言,自动驾驶研发工程师刘琦也表示,目前中国的车企几乎都没有出售L3级别及以上的车辆产品。“当然,这与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的政策开放程度以及技术成熟度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小鹏似乎正在失去对资本的吸引力,不仅美股大跌,港股的表现也在“蔚小理”中垫底。
截至10月14日港股收盘,小鹏汽车报收35.55港币/股,其股价较发行价165港币/股亦已跌去近8成。而目前小鹏的总市值仅612.8亿港币,蔚来的总市值为1690亿港币,理想汽车的总市值为1627亿港币。小鹏的总市值与蔚来和理想已经相去甚远。
智能化突破受限,产品定位也受到争议,资本市场亦堪忧。小鹏的问题,似乎不是“飞上天”就能解决的。
参考资料:
《飞行汽车写入两部委规划纲要国内外玩家抢先布局》,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1年铁路、船舶和飞行器领域中国局专利的发展竞争态势——主要聚集在北京和江苏,南航、北航、哈工大领先》,来源: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
《吉利垂直起降飞行器专利获授权》,来源:界面新闻;
《接婚车变“碰碰车”,小鹏P7婚车追尾的锅真是自动驾驶之过?》,来源:太平洋汽车;
《增资至300亿,小鹏“砸钱”过弯道?》,来源:汽车头条;
《蔚来小鹏已组建百人芯片团队,理想尚处于早期调研阶段》,来源:Tech星球。
赞(42)